扶乩游戏怎么玩
扶乩游戏怎么玩
1、扶乩,也叫做扶箕。据宋洪迈《夷坚志》记载,南宋之前的扶乩是“但以箕插笔,使两人扶之,或书字于沙中,不过如是”。这里所说的“箕”多指圆形竹编,如簸箕、饭箕、竹筛之类。
2、当时的人们把它作为扶乩游戏的主要工具,在其下面插上一支笔在沙土上写字。扶箕成为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是从与鬼神攀上了关系之后开始的。
3、扶箕信奉的紫姑神,最早见于南朝刘敬叔的《异苑》,其卷五载:“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祝曰:子胥不在’。子胥,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曹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根据这一记载可知,紫姑虽早就成为神仙,但人们于正月十五请紫姑就象七月七乞巧一样,只是一种游戏。
4、到了南朝梁的时候,“请紫姑”溶进了新的内容,这就是宗僚《荆楚岁时记》里所说的:正月十五日,“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农事”。这里,紫姑成了主蚕桑和农事丰敛的女神。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中国人历来信奉“民以食为天”人们况天祷地,求神间鬼,以卜农业丰敛,紫姑神既主蚕柔农事,世人自然要恭请迎间了。据《显异录》记载,紫姑则是能知诸事吉凶的厕神:紫姑,莱阳人,姓何名媚寿阳李景纳为妾,其妻妒之,于正月十五阴杀之厕中故世人作其形,夜于厕间迎祀。
5、俗呼为“三站”。至此,紫姑始有名有姓有字有归属有神号,成为能“占众事”的厕神。
扶乩游戏怎么玩
1、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变化,“请紫姑”的活动才得以流行开来,并成了扶乩的代名词。作为封建迷信活动的扶箕都是以请紫姑或迎紫姑的名义,借紫姑神来占卜人事吉凶,所以,古代文人又称扶乩为请紫姑或迎紫姑。由于区域不同,各地迎紫姑的仪式差异很大。
2、江南风俗,每年正月十五日夜,人们都要请紫姑求问一些事情,方法是拿一个竹编饭箕,上面盖上人们穿的衣服,底部插一双竹筷成人嘴形状,两个人对面持饭箕在覆有面粉或石灰粉的平盘上写字,根据写出的字占卜人事吉凶。南宋大诗人陆游的《箕卜》诗,生地地描述了江南迎紫姑的风俗及其感受,兹录于后:。
3、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相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凭,对盒不须臾。
4、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需。
5、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祛。持箕界宠婢,弃笔卧墙圈。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