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游戏认真玩怎么玩
垃圾游戏认真玩怎么玩
1、假装的游戏。最近,诚诚和小西总是对着手腕上的玩具手表,按了电话键,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内容大致是:“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在家等你带我下楼骑自行车”,“妈妈,你回来的时候记得去山姆给我买小老板海苔哦”。几天后,2个变成了6个小朋友,吃完早餐他们安静的去美工区画出款式各异的电话手表,然后戴在手上开始同伴之间打电话。小可说:“喂快来看演出”。
2、诚诚说:“小西,我在给宝宝喂饭呢,她吃的太慢了”;乐乐说:“哎呀,诚诚,我觉得我要生宝宝啦,赶快送我去医院吧”。
3、水果时间,乐乐一手摸着肚子,一手拿着水果,还不忘记拿水果的手腕,靠近嘴边说:“诚诚,赶快把水果吃完吧,分区的时候,我就要生宝宝了,你不要忘记哦。诚诚:“好的,我知道了,我已经快吃完了,我是医生,我知道怎么生宝宝,你们要听我的”。
4、地面建构区,果果、诚诚、乐乐、小西,用积木围起来了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里面空间很大,边建对着空空的手腕说:“喂,乐乐,房间已经安排好了,你可以来生宝宝啦,喂,诚诚,你是医生,赶快来,要在肚子上开刀的”;诚诚听到了立刻把手腕放在嘴边说:“好的,收到,我还要准备一下,马上就来”。午餐时间,果果说:“唐老师,我要和诚诚结婚,他是医生,我生宝宝的时候,他可以帮我的,我就不害怕了”。乐乐:“我以后还是不要生宝宝,这样太疼了”。
5、诚诚:你们知道吗。宝宝是小蝌蚪变的,小蝌蚪叫小威,男生把小蝌蚪送到女生的身体里面,跑的最快的那个小蝌蚪就是小威,然后小威长啊长就变成了宝宝。
垃圾游戏认真玩怎么玩
1、小可:“嗯,小威是书里面的,我家有本书叫《小威向前冲》,小威是在男生身体上的一个袋子里面,里面住着很多小威的”。果果:“我想起来了,老师也给我们讲过这本书,班上就有啊,一会我们再去看看啊”二、解读与分析。从假装用电话手表给家人打电话,到孩子们自制电话手表同伴之间相互“电话沟通”,再到孩子们分角色的将游戏代入一日生活中,这些现象都是孩子们在玩社会性的假装游戏。
2、幼儿期,心理表征的另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假装游戏,研究表明,假装游促进了儿童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发展,与社会性的非假装活动,如绘画,相比,在假装游戏,社会剧游戏,中,幼儿的互动性更长,表现的更投入,参与游戏的儿童人数更多,合作性也更强。参与人数更多。比如场景一种只有两位小朋友中,到场景二中发展为四位小朋友,并且在后来还有小朋友也陆续争相模仿对着手腕讲电话,有一段时间基本班级一半的小朋友对“打电话”这一游戏产生了兴趣。在这三个场景中,生活环节时孩子们就投入到了假装游戏的角色中,在游戏结束后还会不自觉的将游戏中的情节延续到了接下来的日常活动中,并且在接下来的2—3个星期里持续进行这个游戏。
3、合作性更强,表现的更投入。场景四、场景五中,孩子们会一起合作建构生宝宝需要的房子,分角色合作完成生宝宝的这一情景游戏。
4、孩子们在游戏里感受,游戏后讨论,并开始主动的去书本中找寻自己想知道的答案。许多研究表明,假装活动促进了各种心理能力的的发展,包括注意、记忆、逻辑推理、语言识字、想象、创造性、对自己能力等。
5、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在中班年龄阶段,孩子们开始了假装游戏,可是很多情况下他们不能够准确的区分同伴的行为与语言是情节需要还是真的,对于角色的选择,有时候也不是自愿的选择,作为成人,我在观察与支持孩子们游戏的同时,也注意一下几点:与孩子们讨论游戏中角色的特点,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角色,并尝试更多的角色。如:有一段时间男孩子喜欢玩警察队的游戏,有些孩子虽然不喜欢小偷这个角色,可是为了能加入到游戏中就勉强自己扮演小偷的角色。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如果不喜欢小偷的角色可是又想加入游戏,是否能用其他角色来替换小偷这个角色呢。